理化鑒別
1.取該品粉末5g,加水50ml,煎煮15~20分鐘, 放冷,濾過, 濾液置水浴上濃縮至黏稠狀,放冷后, 加乙醇3~5ml使溶解,濾過,取濾液數滴,點于濾紙條上,干后,置紫外光燈(365nm)下觀察, 顯亮藍灰色熒光.將濾紙條懸掛在濃氨溶液瓶中(不接觸液面),20分鐘后取出, 置紫外光燈(365nm)下觀察,顯淡亮藍綠色熒光。
2.取上述濾液0.5ml,加三氯化鐵試液1~2滴, 顯污綠色。
3.薄層層析:
樣 品 液: 取粉末1g,加乙醚5ml置具塞試管, 振搖放置1小時,濾過, 濾液揮干,殘渣加醋酸乙酯1ml使溶解。
對照品液:取丹參酮ⅡA、隱丹參酮加醋酸乙酯制成2mg/ml的溶液。
展 開: 硅膠預制板,點樣5ml.以苯-醋酸乙酯(19:1)為展開劑。
顯 色:在日光下檢視,可見丹參酮ⅡA紫紅色與隱丹參酮橙紅色斑點。
丹參區分不同
不少傳統藥物名字很接近,例如以“參”為名的藥物便不勝枚舉。要吃“參”治病或補身,以為所有的參都是大同小異,是危險及錯誤的。
例如:丹參、人參及黨參便是迥然不同的藥物,所含成分不同,藥理不一樣,療效更是有別。
人參屬五加科(acanthopanax)植物,種類多達2000種,有Panax ginseng(東方人參oriental ginseng)、Panax quinquefolin(美國人參American ginseng)、 Eleutherococcus enticosus(西伯利亞人參或刺五加Siberian ginseng)、高麗參、吉林參等等,成分含多種人參皂甙(ginsenosides)。人參在不同文獻中有不同的名稱,如人銜、黃參、地精、孩兒參、野山參、移山參等。有必要根據拉丁文學名或科學名詞證實藥物正確。
丹參來自Salvia miltiorrhiza的根莖,是鼠尾草屬植物,Salvia種類繁多,成分也不一樣。
至于黨參(codonopsis pilosula),屬桔?(platycodon)植物,含黃芩素葡萄糖甙(scutellarein glucoside)、生物堿等成分。
一般人熟悉的田七(anthriscus sylvestris)也叫峨參,含峨參內酯(anthrioin)和異峨參內酯(isoanthrioin)等成分。
丹參的物種分布
生于山坡草地林邊道旁,或疏林干燥地上。多為栽培,全國大部分地區均有。主產于四川、安徽、江蘇、河南、山西等地。春、秋兩季采挖,除去莖葉,洗凈,潤透,切成厚片,曬干。生用或酒炙用。
丹參的培育方法




.jpg)



